首页 > 运营 > 社群运营 > 正文

社群商业模式 = IP + 社群 + 场景 + 分享经济

5daofeng2018-11-03 11:44:13阅读次数:10817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教父》 这是《教父》里面的一句台词。虽然只是一句台词,却道出了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决定了人和人命运的不同。社群的本质是什么?社群对企业有什么价值?社群如何赋能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 社群运营的破局之道在于顶层设计 假如要盖一座高楼的话,第一步应该干什么?是挖地基还是搬砖、拉水泥、买钢筋呢...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教父》

这是《教父》里面的一句台词。虽然只是一句台词,却道出了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能否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决定了人和人命运的不同。社群的本质是什么?社群对企业有什么价值?社群如何赋能企业实现互联网转型升级?

社群运营的破局之道在于顶层设计

假如要盖一座高楼的话,第一步应该干什么?是挖地基还是搬砖、拉水泥、买钢筋呢?内行都知道第一步应该先画设计图。假如要建一个社群,第一步应该干什么?是四处拉人头、搞活动,还是进行社群顶层设计?明确什么人才可以加入?这群人在一起要干什么?目的是什么?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江湖规矩,大家在一起遵守什么规则?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目前,很多社群运营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拉新、如何促活、如何变现等问题在运营层面很难彻底解决,常常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爱因斯坦有句名言“问题只能在更高层面才能得以解决”。意思是问题在同一层面基本无解,所以社群运营层面出现的问题必须要到更高维度才能突围。

比运营更高的维度是什么?纵观市面很多社群演化的轨迹,从小米到米家,从创业家到创业黑马,从罗辑思维到得到平台,清晰的显示社群的下一站是平台。如果真的要建一个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社群,必须站在平台高度,从平台的视角来系统思考社群存在的价值。

如果从平台的视角全面审视社群的商业价值,社群的作用就是聚人和留人,通过社群目标、社群文化把企业与潜在用户的关系,由无关系催化为弱关系,由弱关系催化为强关系,然后成就一个被粉丝高度认可的人格化特征鲜明的社群品牌,至于怎么催化,离不开有态度有温度的内容和高频高质量的活动。换句话说社群的价值就是把潜在用户转化成粉丝,把粉丝转化成合伙人,把粉丝转化成股东。当用户成为股东后,自然会不顾一切的买产品,不顾一切的介绍周围的朋友买产品。

因此,社群是每个品牌与用户沟通的最短路径,成本最低,效率最高,强关系的确立为企业赢得了无限的商业机会和想象空间。任何时代的商业只做一件事,建立信任塑造品牌。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王安石曾说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简单的讲,就是说一个人之所以不被浮云遮住视线,是因为站的比较高。如果你从社群层面看社群,社群永远被如何变现所制约。而从平台的高度看社群,就会发现社群的价值不是卖产品,而是打造社群品牌,依靠品牌的价值主张、愿景、使命吸聚一群气味相投的人,最终通过这群人影响到更多同类。真正想通后,再返回来看如何建社群、如何运营社群,才可能体悟到毛主席讲的“风物长宜放眼量,登高望远天地宽”,再也不用为那些用户规模、活跃度、转化率等战术层面的问题头痛。

社群重构商业格局

没有人能够左右变化,惟有走在变化之前。

—— 彼得·德鲁克

管理大师德鲁克预言,在未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那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如何才能分出胜负?对于企业而言,商业模式显然属于上层建筑,革命导师马克思告诉我们“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承载商业模式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就是海量的用户资源,而社群可以说是用户中的用户——超级用户群。

一座楼能盖多高,取决于地基打的有多牢,一颗树能长多高,取决于树根扎的有多深。显而易见一个企业的商业模式能走多远,取决于用户基础有多夯实,社群与商业模式是什么关系?社群就是用来夯实用户基础,巩固和扩大用户基础的唯一路径,最终发现社群强弱决定了商业模式胜负。

财经作家吴晓波说,对于商业模式来说,一个有价值的社群形成更重要,拥有好的价值观的社群形成以后,商业模式自然而然就会实现。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依然把社群当作营销渠道,按照那套微商朋友圈卖货的逻辑运营。社群遵循的是朋友逻辑,什么是朋友逻辑?就是这个产品假如是你的朋友买的话,你会怎么卖?小米的逻辑是雷军对外宣布,小米硬件综合净利率永远不超过5%,如有超过的部分,将超过部分全部返还给用户。

(编辑:5daofeng)
5daofeng
分享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