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 > 网站优化 > 正文

一篇万字干货,只为讲明白“埋点”的演变史和应用场景

5daofeng2018-11-16 15:41:59阅读次数:6884

讲埋点的文章的那么多,我们为什么还要写它?首先,这不是一篇纯技术文章,而是从一个非技术人员的角度,希望通过浅显的语言描述,让大家能快速了解这些技术概念。此外,目前市面上说埋点的文章,要么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知识梳理,要么不够客观,存在偏向性,而我们则希望让大家透过表象,通过系统的讲解和梳理,从而了解埋点的真正含义。 埋点方式大汇总 ▌为什么要专门埋点? 互联网应用(网站、APP)在研发时往往不会专门记录用...


支持可视化埋点的SDK 会在被监测的网站或移动应用被访问时向服务器校验是否有新的埋点,如果发现更新的埋点,则会从服务器下载并且立即生效。这样就能确保服务器收到最新的埋点后,所有客户端都能在下一次访问时得到部署了。




可视化埋点和全埋点有着对埋点和分析全然不同的追求。可视化埋点的理念是提升原工作流程的效率——依然要梳理需求、设计埋点;全埋点则是将工作流都进行了简化——反正数据会被采集回来,这两步的必要性就容易被忽视。这里不能说孰优孰略,因为事先严谨的计划和事后发散的探索都是分析中的不同角度。况且这两种埋点也完全不是排他的,完全可以同时使用。


可视化埋点局限性也很多。


首先,可视化埋点也只是针对点击可见元素的,其中可见元素最常见的就是点击行为了。对于点击操作的埋点也确实是目前可视化埋点的主攻点。但从实际情况看,复杂页面、不标准页面、动态页面都给可视化埋点增加不可用的风险,一旦遇到就还是只能代码埋点了。




其次,对于点击操作附带的业务属性,虽然也可通过进一步选取属性所在元素来获取属性信息,但国内厂商支持得好的就比较少了。




第三,为了确保埋点准确性,可视化埋点也逐步整合了更为复杂的高级设置,例如:“同页面”、“同版本”、“同层级”、“同文本”……,加上了这些复杂设置的可视化埋点也是那个为提效而生的可视化埋点吗?


▌标签管理器(Tag manager):低调的高手


大家可能对标签比较陌生,但用于采集网页数据的SDK 大家已经不陌生,这些嵌入到网页中,能采集网页上、移动应用或者视频中的数据的,就是监测类的标签。但标签的用途远不止于此,通过在网站中嵌入代码,工程师可以对网站提供很多额外的能力。除了刚刚提到的数据监测,还可能为网站提供一些额外的功能,最常见的就是推送个性化的内容,例如:A/B 测试,消息推送,个性化广告等等。


假如网站或者移动应用借助标签的能力实现很多功能,那么就需要用到很多标签,而且标签可能也需要频繁更新或改动。同样网页还好,上线很容易,但移动应用可就难了,假如再出现了错漏,改正就要面临非常长的改正周期。这种情况下,标签管理器就派上了用场。


标签管理器提供了一个容器,工程师只需要在网页或移动应用中正确嵌入这个容器,之后不懂技术的团队也能通过在线管理的方式将后续各种标签发布到网页或移动应用中。这样就实现了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工作的各自为战。听起来是不是跟可视化埋点很像?是的,他们的原理是几乎一模一样的。只不过可视化埋点更倾向于针对客户端的用户点击行为提供了直观的方法,而标签管理器是代码层面的,能做的事情会更多一些。


标签管理器非常强大的地方在于能免去代码埋点而通过DataLayer 就能获取到页面中的变量,如每个用户不同的用户ID、用户等级、登录状态、购买的产品的名称以及价格等;而通过触发器能在这些变量符合一定的时才触发事件的上报。是不是非常厉害!


目前最著名的标签管理器是谷歌推出Google Tag manager,简称GTM,占据了83% 的份额。个人版是免费的,但依然提供了极其强大的功能,一般团队用都足够了。想进一步地了解GTM 的功能,可以阅读它的官网,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讲解和案例。


(编辑:5daofeng)
5daofeng
分享到:0